“新船新气象,以后渔民兄弟的海上生活更丰富了。”近日,沈家门渔港码头上,一艘艘崭新的渔船停靠得整整齐齐,浙普渔68555船船长曹碧华望着自己的船只,对开捕后的海上生活充满了憧憬。记者跟随曹碧华登船,张贴于船头的“普陀区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”标识映入眼帘。船舱内,船员文明倡议、图书漂流驿站、“千帆治塑”志愿服务队展示角等文明元素随处可见,展现出独特的海上文明风貌。
驰骋于蓝海的“普陀区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号”是近年来普陀扎实推进新时代海洋海岛文明实践一体化的一个缩影。区委、区政府以全区“一盘棋”的工作理念,系统推进文明实践全域化、志愿服务一体化。紧密融合 “渔都礼城”区域文明实践品牌打造,搭建实践体系“四梁八柱”。通过制定工作制度、健全协同机制、压实主体责任,从顶层制度上确保工作有序推进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,我区系统布局,按照“区级统一部署、镇街协调推进、基层多点开花”工作布局,构建了 “1+10+N”组织架构:“1”即在区海洋与渔业局设立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总站;10即在10个镇、街道、管委会全部设立各有侧重的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;N即在全区建立75个渔农村文明实践点,在舟山国际水产城、普陀农商行等涉渔单位及120艘“海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号”上设立特色实践点,通过构建海陆联动体系,促使文明单元百花齐放。
为了整合文明资源实现共建共育,我区通过整合社会志愿资源、文明单位资源、数智应用资源,建立起阵地联建、队伍联管、活动联办、服务联合的文明实践“四联”工作格局,目前全区共有990支总计约46230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常年活跃在文明实践一线,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。如汇舟公益综合服务队由清一色新居民组成,十年来带动辖区数以千计新居民为15000余个家庭和单位清除蜂巢16000多只。全区75个渔农村文明实践点与各级文明单位“一一牵手”全覆盖,借助“礼堂伙伴”线上服务平台,各文明单位年均上线可供点单的服务达47类350余场次。开发上线了“少年益培训”数字化应用,已累计为海岛渔娃送去1380余场次的公益培训,参与人次超18600人次。
文明是目标,实践是路径。在探索文明实践一体化的过程中,我区立足渔区产业特点和人文特色,秉持“差异打造、各美其美”的理念,注重打好“特色牌”。以聚焦关键因子、聚焦先进引领、聚焦文明礼遇“三个聚焦”为着力点,引领“渔”字号文明实践,推出了“文明渔船领航蓝海”五大行动;在每年的“最美普陀人”中增设“最美渔民”推选专题,今年已选树出7名“最美渔民”,出台了一系列礼遇措施,在时效激励中倡导美、引领美。
文明实践,志愿队伍是“主角”。为此,我区坚持“需求导向、群众首创、博采众长”的工作思路,培育汇聚了一大批各有所长、群众热捧的特色志愿服务队伍。“银发好网民”为海岛老人免费拍摄金婚纪念照,网络义工协会手把手辅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,“一修哥”主攻家电维修,爱帮义工免费上门磨剪刀菜刀……针对准入门槛高的志愿需求,区级总站牵头组建成立了“心航之家”渔民心理疗愈、“海上老娘舅”海事纠纷调解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。过去一年,各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2560余场次活动,服务群众18.67万人次。
文明实践, 群众是主体。我区通过搭建载体、创设平台、创新打法,发动引导群众参与文明、践行文明、共享文明,形成了“共富方舟”“全民清洁日”等一大批接地气、影响大、群众获得感强的服务品牌。“共富方舟”每月1至2次深入偏远海岛,开展义务诊疗、便民服务、爱心帮扶、文艺惠民等活动,自2022年7月启航以来,已开展活动21航次,覆盖16个海岛,惠及群众近万人次。创新设立的“全民清洁日”全域文明实践品牌,自2018年起已连续举办53期,从刚开始的环境清洁活动,到现在集义诊、理发、普法、家电维修等于一体的志愿服务集成平台,月均参加人次超5000人,其中社会志愿者占70%以上,全民随手做志愿蔚然成风。
文明实践不仅是践行真善美的重要平台,更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我区注重在文明实践过程中传承弘扬海洋文化、渔港文化。沈家门街道围绕“十里渔港”文化,唱响“渔港十礼”;蚂蚁岛管委会围绕红色根脉传承,推出蚂蚁岛精神体验式课程;桃花镇围绕海岛民俗文化,举办“桃花会”让海岛特色民俗在新时代焕发新彩……一岛一品、串岛成链,形成了独具普陀特色的海上文明实践文化带。
-END-
【普陀区融媒体中心】
记者:杨叶梅 通讯员:徐萍波
部分图片来源:资料图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