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快讯 > 正文

兵在云岭 今热点

2023-05-19 07:25:40解放军报

这里的山脊高过云头,这里的太阳晒化石头,这里的孤独没有尽头,这里的哨所守望在高天里头……

这是武警云南总队某部“云岭第一哨”所在地的真实写照。


【资料图】

滇川交界的东旺乡,雪峰林立,河谷纵横,素有雪山峡谷之美誉。西北部大片的高山牧场,是冬虫夏草的主产地,因此得名虫草山。

虫草山的虫草资源非常丰富,采摘虫草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之一。虫草山沿山脊线被一分为二,哨所官兵的主要任务是在靠近云南这一侧巡逻。

傍晚时分,在那条代表云南、四川分界的山脊线处,巡逻官兵已结束一天的任务准备返回执勤板房。他们脸上难掩疲惫,但整支队伍的口号依旧响亮、军容队形依然严整。带队的排长燕韧扛着红旗走在队伍最前面,五星红旗在海拔5050米的“生命禁区”上,迎风飘扬。

在山上,睡觉都变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“大家刚上山的时候,都是整晚整晚失眠,好不容易睡着,就感觉胸口像压着块石头,很快又被惊醒。”在哨所负责带队的教导员付文龙说。高原的夜晚寒冷、风大、湿气重,官兵睡觉铺两床垫褥,盖两床被子,有时甚至还要加一床睡袋。

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,让许多初上高原的官兵头昏、头痛,难以入睡。高原反应,不是依靠意志就能坚持过去的,总让人头昏脑胀、胸闷气喘、腿脚无力,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感冒、咳嗽这些在平原地区几乎可以不治自愈的小病,在高原地区一点都马虎不得。

新兵李浩上山第一天就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。中队长刘家勉连夜开车上山把他接了下去,送往乡卫生院。多亏治疗及时,才脱离生命危险。没有想到,3天后,李浩主动要求回到虫草山。返回山上后不久,他再次产生了高原反应,但他不肯下山,一直吃药坚持着……一段时间后,李浩终于适应了这里的环境。脸上两块鲜艳的高原红,是他正式成为哨所一员的标志。

在高海拔、严寒缺氧的地方执勤并不容易,组织适应当地环境的训练是保持官兵体力、提振士气的重要方式。

2016年首次进驻虫草山时,中队长邝敦南带着几名老兵踏遍虫草山宿营地附近区域,却找不到一块适合训练的开阔场地。看着宿营地周围的陡峭山崖和曲折山路,他下定决心:“没有场地,向大山要;没有器材,咱自己造。”当天下午,邝敦南就带领战士们在板房附近清理出一块平地,用木桩摆出跑道,在大树上吊起了攀登绳。大家还用木头做出了400米障碍跑的障碍物。虽然跑道只有100米,但邝敦南把障碍物灵活分组,让战士们多跑上几个来回也能达到训练效果。执勤之余,邝敦南还会带着大家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跑步。在山路上跑步很锻炼体力和平衡能力,更重要的是,能帮助官兵排解掉内心的孤独。

驻守在环境恶劣、地势复杂的虫草山,执勤分队许多训练开展受限。为了保证战士们能打牢实战基础,邝敦南组织大家在山坡上用石头摆出“安全区”“射击地线”,打造出正常练习瞄准击发的场地。这样慢慢积累下来,战士们的军事技能一点没落下。

山上没有宽敞的操场和训练器材,邝敦南就发动官兵经常开展俯卧撑、仰卧起坐、单杠练习等简单课目训练。他偶尔还会组织战士们进行小比武,在竞赛与配合中,让战士们适应了虫草山的环境,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。

二级上士朱彦亮在虫草山驻守多年。对于这里的任务和生活,他有更为深刻的体会。他经常对战友们说:“在虫草山,守的就是一个信念。”

朱彦亮已走过12年军旅生涯,带领队员出色地完成了各类警戒、管控、巡逻任务。在领导和战友眼中,他踏实、稳重,让人放心。

每次看到朱彦亮的黑眼圈,战友们就知道,他又是一宿没睡。采挖虫草的旺季,村民从午夜就开始陆陆续续上山。山上地形陡峭,夜晚视线不清。为了保证村民安全,及时筛查可疑人员,执勤官兵必须一直保持战备状态。朱彦亮把战士们划分编组,轮流安排执勤和休息。但无论轮到谁执勤,只要哨所的警犬一叫,他一定会第一时间起床处理。为了能及时反应,朱彦亮晚上干脆只靠着桌子眯一会儿。连续半个月折腾下来,朱彦亮的黑眼圈加重不少,但每当遇上执勤巡逻,他依然坚持走在队伍最前面。

“没有肉吃难受,只能吃肉痛苦。”战士们的玩笑,源自山上面临的现实问题:交通不便,哨所物资只能靠司务长每月送上来一次,但遇上雨雪天气,公路沿途石块飞落、山洪频发,物资就有可能供应不上。虽然哨所会储备一些粮食蔬菜和生活用品,但蔬菜放久了很容易腐烂。就这样,绿色蔬菜成了珍稀物资。为了保障战士们的健康,朱彦亮从村民那里学会了制作泡菜和干菜的方法,在物资供应困难的时候,可以给战士们补充一些蔬菜。他还组织大家在板房旁挖出一个蓄水池,引入山泉,让战士们能喝到干净的“源自海拔5000米的虫草山天然泉水”。

战士们饮食有保障,精神更好、战斗力更强。这是朱彦亮最愿意看到的。(孙鲁延)

关键词: